学习园地

学...

安自我之本分,守自然之真常 ——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有感

李嗣达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根底的一部分,道教文化并不像是诸多西方宗教一样,具有非常明确的传教色彩。甚至在大部分人们看来,道教并不像是一个宗教,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都有道教的影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与道教所追求的包容的精神和立足于个人、自我的修行法则有密切关系。在道教中,从来不会提出某一种准则作为所有信仰者的共修标准,而是更加强调每一个个体的个性所在。所以教门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说法,意思是说人们的任何行径和最终的果报其实都是由自我的因素决定的。在面对世间存在的种种诱惑时,究竟该怎么样做出选择,依靠的不是哪一位先知提出来的标准,而是每一个在出身、学识、眼见等各方面均有所不同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出独立判断。道祖教导我们要“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指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本性。只有复归于本然,才能得修道的诀要。

关于自然,历代祖师祖师均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见解,但孙思邈孙真人在这篇《福寿论》中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即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受到自己非分之念左右。唯有安于自我的本分,才是顺从自我本然的真切表现。倘若因为某些诱惑或欲望而动了妄心、起了妄念、有了妄行,做出了超出自我本分之外的事情,那么最终就会招致无法预料的果报。

孙真人之所以会提出“安分”这一修行要素,可能仍源于他的医家身份。中医用药贵在精准,不可以不足,更不可过量。是药三分毒,倘若医家因为奢求钱财、名声而对病人的具体病情不管不顾,一代医家变成了贩卖药材的唯利是图者,那么最终遭殃的必定是万千个普通老百姓。这个世界上并不在乎是否多出一个财主,却永远都在乎是否会少却一位悬壶济世的贤人。正因为这一为医、为人的标准,孙真人在《福寿论》的一开篇就提出了供我们学习的楷模,其称之为圣人、贤人、达人、信人、仁者、士人,这些人都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以更为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立足于不为、不欺、不求、静守、廉谨、谦敬等等品德,所以才能成就其非同寻常的人生品德。这些寻常人看似难以企及的品质,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那么难得,而是少有人能把这些品德坚持用于自己每一天的具体行为实践中。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曾经提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个“一”,便存在于我们的心上。可怜的是,世人都在烧香拜神求福寿,却不自知其实一切因果都是由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引起的。倘若心中有正念,自然就会为自己种下一片福田。正如《感应篇》中所言,“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为了教化大众及诸多后学者,孙真人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心观点,“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世间所有的福寿,都是因为他人曾经做出很多善事累积下来的果报;世间所有的灾祸,都是因为有人不断行恶事,从而耗尽了自己一生的善因缘,最终只能招来最不好的结果。真人又恐怕大众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于是便用圣人、贤人、达人、信人、仁者、士人的人生操守和在世果报来激励每一个一心向善的人们。同时还提出,之所以每每有小人不绝恶果,是因为其“反其道而终日为也”。此处的“道”,指的便是具体到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一切琐事的行为准则,即“安分之道”,是安自我之本分。如医家不会因为贪图钱财而给病人乱用药物,商家不会因为乞求厚利而囤积居奇,匠人不会因为奢望销售而以次充好……所有这些不妄为,即是安于自己行当的本分,安于自己为人处世的本分。

一片贪嗔痴,到底反成苦海。真人虽然言语明确地告诫大众,但世间人总免不了想要以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取非分利益,于是就会出现《福寿论》中列举出来的种种恶行。怎奈世人不晓得当下的行为和以后的果报之间的因果联系,所以总是在片面追求看得见的利益,却又在冥冥之中不断耗损着自己的阴德。庆幸的是,真人又不舍世人愚昧,仍然在苦口婆心地教诲,告诉大众此上诸多非分之法,乃是以“妄”作为基础的,行动之妄皆是出于心之非分。心不安定,便会生出诸多事端。心上之妄,不分贫穷贵贱。若想要去除因一个“妄”字而带来的诸多恶端,惟独日日笃省,时时修行,勤行善事,奉读仙经,不再去做僭越本分的事情,才可以日积月累地为自己、为子孙积攒下善的阴德。所谓“一日有三善,语善视善行善”,三千里日不辍,二六时中勤行,才可得出离爱河苦海的唯一正道。

又因为世人知识文化层次不一,单纯地以如此简单淳朴的真理来告诫大众,恐怕仍有不少人不明白其中真意,所以孙真人又为大众进一步指明曰,“夫人有万余神,主身三尸九虫,善恶童子录之奏上,况有阴冥之籍也。愚痴之人,神不足;神有余者,圣人也。”此处与《黄庭内景经》中的章句有同工之妙。其一方面点明人若为恶事,自己不知,却有司过之神早已经记录在册,是福是祸已然进行勾住,只待秋后算账。反观世间,人们常行恶事,根本一点原因在于其心中无畏惧。倘若能借助司过之神的力量唤醒人们的畏惧之心,世人自然也就不会再因为私欲而生起过多的欲想和妄念。而这一点,正是宗教信仰的基本力量和社会效应。我们的宗教——或者可以推而广之到世上存在的任何一种都宗教——都不能保证每一个信徒会因为信仰的力量而达升到真人、圣人的至高境界。但对于最普通的信徒来讲,通过信仰某一位神明、先贤的功行,从而为自己的人生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并且明晓了做人的底线,以此效法便可以达到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宏远目标。

但在这里提到的诸多司过之神,并不仅仅是指天庭中的具体神明。众所周知,《内景经》是一部內炼的经典,那么这里提到的神仙名讳也都有对应的体内神。真人曰:“愚痴之人,神不足;神有余者,圣人也。”道家修炼讲求精炁神的充盈,神不足者,为人处事常做恍惚之态,不明白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所以常致于妄为妄做。圣人者,贵有自知之明也。能自知者,所以能守其本分,能知晓自我之本然为何物,故能得其道。即便是不信鬼神,亦应该各安其命,才不必因为妄做、妄念、妄行而招致祸患。

不行正道,不和天理,不效自然,这是所有非分行为的思想源头。所有的妄与非分,均是心上生出来的异端。心是百神之长,心中有光明,行为才能向正道。心中多晦涩与黑暗,便会将此身置于无限的算计和勾心斗角之中。须知道,今日以此心对他人,必然也会招致他人以此方法来对自己。风水轮流转,万事万果皆是自取。所谓德不足、心不足,必定是身中精炁神已经消耗殆尽,所以说是“自取其毙也”。

人生天地之间,阴阳有期,老子讲“治国莫若啬”,身是自我之国,心便是百官之长。一个国家的君主若不能够收敛自己的私欲,必定会导致百姓的困苦,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王朝的颠覆。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曾经反复上演。以此作对比,我们心中的欲念若不懂得收敛,心神不能长久,身体便会因为妄心的滋生而消耗太多,最终的结果也一定是阳尽阴生。果真至此,后悔也将晚矣。因不足而有所缺,因有所缺而知道珍惜,己所不欲不施于人,已所善者亦善于他人,由此推己及人,才能悟得天之道。人处天地之间,唯有循道而行,遵自我之本然,明白非分而为的恶果之后,才能真正懂得保养当下的意义,为自己求得颐养天年的善果。

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点非常值得重视。真人提出“货易之利厚,不为非分,利外克人,此为非分”,真正的“非分”不是不允许渴望挣更多的钱、吃更好的饭,过更好的生活。道教从来不提倡以禁欲的方式进行苦修,而是鼓励每一个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自由。非分的基础在于,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损害了他人,是在损人利己,这在根本上违背了宗教所倡导的慈悯和博爱的态度和原则。真人告诫人们,获得生活圆满的唯一途径是勤劳和诚信,所有的奸诈最终都会走到败露的一天。倘若把自我的幸福建立在对他人伤害的基础上,那么终会走到机关算尽、油尽灯枯的那一天。一个值得他人、值得后世、值得天地万物敬效的人,一定是存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大德,一定具有自助助人的德行。真正的富有,不在于金钱的多寡,而在于是否能够心存天地。心中微微烛光,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的黑暗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找到了通真达圣的唯一方法。“此时因,前世修。来时因,此时修。莫谓无缘修不得,今生到岸好回头。”在修行的路上,最困难的事情永远都是如何去做好自己。安自我之本分,守自然之真常,才是真人在这番谆谆教诲中的想要传达的无尽真意。

 

(作者为中国道教学院2016级研究生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