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

我命在我不在天

邢信闵

《福寿论》即可以理解为用来解释福寿的文章。福寿是什么呢?《礼记》有讲:“福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说文》中,给寿字下的定义是:“寿,久也。”原为长久之意,后引申为寿命的意思。因此,“福”与“寿”是生命质量的体现。孙思邈真人在《福寿论》中,明确指出了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人的善恶标准与道德规范,并紧密的将“福”和“寿”联系在一起。

孙真人认为,人在生活中的福、祸、善、恶都是人“自为”的。所以,文中讲到“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鬼神盖不能为人之祸,亦不能致人之福。但人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我命由我不在天”,其主旨就是“神鬼不能为人之祸福”,即:神鬼不能给人祸福之报。

我们的命运本该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但许多俗语中都讲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例如《警世通言》有“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便使许多的人生态度慢慢被影响。大家在经历挫折之后,总会想到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没办法。从而埋怨社会,埋怨命运的不公,却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有许多朋友寄希望于预知未来,祈求自己一帆风顺。这不是否定术数的存在,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预测的时候总是对过去的事可以看得很明白,而对未来事却模棱两可?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件我自己的事情:我在报考道学院的时候,由于内心忐忑不安的,便去找师兄帮我看看是否考得上。预测结果是说我没有上学的迹象。虽然我感到很失落,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更加努力的看书,复习考试内容,结果我通过了面试、笔试,最终被录取,我的努力没有白费!难道我师兄的预测不准吗?我想也不尽然。我若是以当时预测的水平去考试那肯定是不会通过的,而正是后来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在《福寿论》里讲到“福者,造善之积也。”福报是通过做好事来积累的。若是人人相信命运,不肯努力,世界就不会发展。如果成仙也是命运安排的话,何苦邱祖当年“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的尘劳?又何须郝祖枯坐于桥下任顽童戏耍?

现今有些人盲目的喜爱宗教,却不认真的探索,甚至连基本的经书都不曾看过。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些人仅仅是通过“上香拜神”祈求神仙的帮助来解决烦恼的信仰者,希望借助“贿赂”神仙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不劳而获的心态也种下了祸根。经中讲“圣人体其道而不为也,贤人知其祸而不欺也,达人断其命而不求也”。圣人知道大道的内涵而不去妄为,贤人知道如何避开祸事而不自欺,达人知其福寿长短而不妄求,这才是真正的掌握自己的命运。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做法事祈福不就是祈求神仙满足自己的愿望吗?的确,科仪法事也是以神仙的力量满足人们的要求,从结果上看与“烧香拜神”是一样的。而我认为,法事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锦上添花。曾经有居士问我,为什么我参加法事之后不灵呢?这个时候,他应该问问自己,真的有为自己的愿望而付出相应的努力了吗?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话说,有一个人天天想着能够发大财,日日对神明祈求:“神仙呐,求你让我中五百万吧!”求了很久,仍然是一无所得。他到神前指责神仙:“我那么虔诚的拜你,为什么连这么一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我?”神仙无奈的说:“我早就被你的诚心所感,可你倒是去买一张彩票啊!”这样一则短小的故事,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自己不愿吃苦,只想坐享其成,神仙当然不会让这种人得偿所愿。《周易》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要怀揣梦想敢于拼搏,自然有神明暗中相助保你成功,所以之前讲的“神鬼不能为人之祸福”,我们要想自己掌握命运,就要懂得为了理想而奋斗。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你这个小道士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有的人生下来就已经分出胜负了,生于富贵人家肯定要比贫苦人家有更轻松的生活。没错,表面上看人的出身的确是安排好,或生富贵,或生贫苦,但是奋斗的道路却是一样的。富贵之人也有自己的烦恼。经中讲“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穷的人自身生活就已经是烦恼了,因为生活艰辛更加珍惜生命,即便有错也不以减寿为惩罚。富贵之人生活轻松,容易放纵生活,不知珍惜,就会受到减寿的惩罚。所以经文中讲“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神而记之,人不知也。”富贵之人以强势欺人为错,贫穷者以机巧欺诈为错,若犯错则有神明记录,人却不知道。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贫富差距定有各自的因由。通过投机取巧以奸诈手段取得财富,定有祸事降临。故而言“祸者,造不善之积也。”

前文都在讲福寿,那么接下来便讲一讲“祸事”。

生而为人,难免犯错,对于降临的祸事,我们要如何面对呢?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祸事,祸事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借《福寿论》中“贤人知其祸而不欺也。”这句话来说,贤能之人即便知道自己应有的祸事,并不会以自欺欺人的手段来避开它。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掩饰了错误,就无人知晓,其实自有神仙记录,如《太上感应篇》中讲“天地有司过之神,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天地之间有考校功过的神仙,记录罪恶以夺取人的寿命做惩罚。神仙不可至人福祸,但是有人行不义之事定然得不义之报,这是自取恶果,正如《福寿论》中讲的“天虽然不煞,自取其毙也。”正是这个道理。人的灾祸皆是来源于妄想非分之事,想得不该得之物,所以,《福寿论》中孙真人排出六种非分之事,即“官爵、车马、妻妾之非分。”和“屋宇、栗帛、货易之非分”。总的来讲就是不知脚踏实地的进取而妄想成果,人若是急于求成,必定会不择手段,故而犯下过错招来祸事。

那么,在我们不明白这些道理之前犯下的祸事要如何补救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忏悔,忏悔就是于神前讲述自身的过错,祈求神仙的宽恕。更深层次的讲,忏悔不但能够修正错误,也是修心修性的法门。因为它真正的功用是通过改正自己的错误来提高自己,《龙门心法》中讲“忏悔须用真心,痛改前非,方能上进。”这里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明白自己的过错,另一个就是改正过错。人若能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这既有改正的前提,也有了被原谅的可能性,可怕的就是人犯错而不自知。《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别人过错的人是智者,而知道自己错误的人才是更明智的人。道教总讲一句话叫做“正己化人”,人如果不能端正自己,不明白自己的过失,如何才能教化他人?所以忏悔便是一个最直接的方法。

其实道教讲忏悔的经文有很多,例如《太上感应篇》、《龙门心法》或者《早晚功课经》等等,可见忏悔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福寿论》中也讲到“人若能补其过,悔其咎,布仁惠之恩,垂悯恤之念,德达幽冥可以存矣”人若是能在忏悔之后改正错误,布施仁爱,生怜悯之心,便可德通天地与神相通,这里便是告诉我们在忏悔之后恪守本分便能得到应有的东西。

在《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凤仙郡郡守因犯错触犯上天,将斋天素供喂狗,口出污秽,冲撞上真故而降罪停雨,想要弥补只能将米山面山吃光,锁链烧断,才能再降甘露。孙行者上天求雨得知原因后遇四大天师告知解禳方法:“这件事情只能行善可以解决,只要心发善念,就会感动上天,甘霖自然就来了。你去劝他行善,福报自然就来了。”孙行者回去后告知郡守解禳方法,行者道:“你要是悔改行善,我还能帮你求雨,你要是不知悔改,我也帮不了你,要不了多久就会大祸临头了”郡守当即磕头礼拜,愿意设斋醮忏悔自己的罪孽,希望能够得到宽恕。郡守恭敬慈善,其忏悔之真心通彻天地,而甘露自然而来。这个故事就是讲“悔过迁善”即可“祸消福临”这即是忏悔的作用,而忏悔的真正意义则是让我们明白自身的错误,并且知道错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祸事之后,真诚悔改,只有真正的改正了错误,才是真的忏悔,所以董真人《除欲究本》中说“改过迁善,是真忏悔。”

总的来说,我们的命运由自己掌控,若想成功当需自强。忏悔,则告诉了我们具体去做的方法与道理。这两点是孙真人在《福寿论》中想告诉我们求得“福寿”的方法,我认为即是修心修性的方法,也是成仙得道的方法。孙真人以自己的亲身感悟著此《福寿论》,教我们“福寿”的道理,他百余岁的高寿更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道德经》中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可以增加知识,修道可以减少错误。我们改正自身的缺点就是日益完善自己的过程,每天减少自己的错误,减去自身的妄想,这便是“为道日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了福报,还有提高了品德和修为。文中讲“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人若是能奉行善事而不去欺诈,圣人则以你为智慧之人,贤人也将拥护你,上天亲近与你,人们喜欢你,神鬼也将尊敬你。拥有财富而不自损其福,身处显贵而不失去德行。能做到这些的话灾祸不会靠近你,寿命也不会折损,所有的的祸患都将免除,就保全自己本应有的寿命。

道教从来是讲究脚踏实地的宗教,在修行的路上容不得投机取巧。我们将祖师供奉于神坛之上,为的就是以祖师为榜样,认真修行并且学习祖师们身上高尚的修养与坚韧不拔的品质。人的一生当中可以听到许多的道理,但是大多数人却缺少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觉悟。不论是何种出身,有过怎样的经历,只要有努力进取的心,通往大道的路为每一个人敞开的。华夏民族从来都是一个自强的民族,道教讲“人人皆是神仙种子”,其原因也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从古至今都相信“我命在我不在天”,只要我们肯努力,知错悔改,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成仙得道!

(作者为中国道教学院2016级本科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