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

从《报恩经》浅谈道教徒对孝道的认知

徐理文

 

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

衣衫总带烟霞色,杖屦相随云水身。

铁笛横吹沧海月,纸袍包尽洞天春。

而今会聚十方客,认看何人是洞宾。

---(紫清真人·华阳堂二咏 其二 会云堂)

 

      玄天上帝感叹若世众生,缘行俱在而不知修积通妙;迷惑本来而徒然毁无失有。祖师乃广演妙缘,以自身从无修到有修,从无积到有积,再到通妙、证妙的煊赫妙行,示相展现了修行的次第和得道之过程。

      祖师显言劝修,教导我等众生,从我相之中,悉灭贪嗔,悉破险峻,不将不迎,持念平等。修我先天真性,使我始相,名标南府,运绝北都,无诸苦恼而大得快乐;使我身相,革秽除腐,錬胎易质,世世生生而不致衰朽;将此始相我相,达神形合契,骨肉同飞,白日轻举,而上朝三清。 这正是: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

錬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

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

悉归太上经,静念稽首礼。

        广成先生的这首《步虚词》,可谓对《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的一个高度概括,从“发愿”之“有念无不契”;到“修炼”之“炼质入仙真”;到“得道”之“遂成金刚体”;再“济世度人”之“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最后又劝导众生一起同修无上大道:“悉归太上经”;而修炼的方法则为“静念稽首礼”,这“静念稽首礼”之中则正是包含着孝道的主题!《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中重点描述了祖师因目睹父母的日渐衰朽而发修道的宏愿,以图解脱这种人体生命的自然规律,挑战衰老,超越常规,令父母乃至众生都能够不致衰朽。

       因此,可见玄天上帝修长生久视之道的心愿是因孝道而发,这也是道教徒入道修行的诸多原因之一,也是本经的主题与核心所在。以下我就以嵩山高道中岳体玄先生潘师正祖师的事迹作为开始,阐述汇报本经的这一主题与核心价值理念:因孝入道和以道尽孝。

       潘师正祖师五岁时,任隋朝通州刺史的父亲在国家的统一战争中殉职,祖师因此而家道中落。母亲只好带他回到老家赞皇,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在此期间,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之下,祖师在博通六经的基础上,又研读《老子》。然而他的母亲,在祖师十三岁那年,也因病去世。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记载:“及母病将危,谓师正曰:死者人之大期,期至而往,吾何恨哉。然汝尚幼,不免为吾念”,祖师的母亲看透了生命的本质,可是她还舍不得她年幼的孩子,“师正泣血捧母手曰:若天夺慈颜,某亦不能生”,五岁丧父,十三岁母亲病危,如此残酷的现实令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实在难以接受。 “母曰:汝若毁灭,非尽终始之孝也”,母亲教导他说,你若不好好活着,不算是尽完整的孝道!的确,《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终始之孝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得活着,而且是好好的活着,诚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又何尝不是尽孝的本钱、修道的本钱?你活着的时间越长,你尽孝的资格和条件、时间就越多,你为国家和民族服务、工作的机会也越多。 “师正陨绝良久,曰:忍死强生,当绝粒从道,庶凭真教以为津梁”,乃发愿修道,以修道为桥梁,作为对母亲尽孝的一种途径。

        祖师的 “庶凭真教以为津梁”这句话,我们借用另一位祖师的经典来做进一步的解读,抱朴真人葛洪祖师在他的《抱朴子·对俗》一文中提到“盖闻身体不伤,谓之终孝,况得仙道,长生久视”?大意是说:听说身体保全不受伤害,是孝道的终极典范,何况我在身体不伤的基础上更上一层,修成仙道而长生久视呢?这岂不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孝道吗?接着又说“果能登虚蹑景,云举霓盖……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先鬼有知,将蒙我荣”,意思是说我若果然能够得道成真,霞举飞升,九玄七祖将因我的成就而蒙受光荣,并使其本身的位置得到超拔,这不是更大的孝道吗?“或可以翼亮五帝,或可以监御百灵……势可以总摄罗丰,威可以叱咤梁成”,地位、职责、担当、威力都有显著提高。此处可见,道教徒对于孝道所持的更有大局观和整体性的一种观念和立场,即因孝而入道和修道以尽孝,修道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拯救亲人和超拔先祖。

      抱朴真人葛洪祖师的家庭遭遇与潘师正祖师很类似。 在他的《抱朴子·自叙》中记载:“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十三岁时父亲离世,而他的从祖父葛孝先天师的事迹,对于本经的主题则有更进一步的说明。“仙公年八岁失怙恃。至十三,通古今,凡经传子史,靡不该览。有父手泽履迩,必仰天号泣,飞乌为之凄呜。怅然曰:山川不改色,严父已归空。天下有长生不死之道,何不修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葛天师八岁父母双亡,十三岁博通经史,每看到父亲留下的手泽遗物,辄仰天痛哭,连天上的飞鸟都无不为其呜咽。发愿曰:山川依旧,而严父却已不在,天下有长生不死之道,我何不修之。乃入山修道,位证天师,而度人无量。

      那么我们的祖师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孝道,又为什么一定要因为孝道的原因去修行长生久视,又要以修道来行孝和济世度人呢?可以从孝道所承载的责任感及其具备的传承性和普世价值特征等方面做一简单的概括。

     《中庸》曰:“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作为一名君子不能不考虑上进和修改自己的缺点并不断的完善自己,这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和基本点就是孝亲,《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中更提出“父母之身,天尊之身”的论点,“唯知忠孝,可以学道;能事父母,天尊降灵”。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道是修行的第一课,也是做人的基本点和出发点。这种责任一方面体现在对长辈的孝亲和事亲,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出现潘师正祖师、葛洪祖师和葛玄天师类似的悲痛和遗憾,他们修长生久视之道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能够令自己的子弟和弟子们不会重蹈自己的覆辙,能够在父母和恩师们长久的陪伴、关爱和教导下长大。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中记载,祖师为太子时,“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唯务修行”,“日夜于王宫中,发此誓愿”:“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父王不能禁制,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中修道”。这就是说玄天上帝当年为少年太子时期即离开父母入山修道,祖师曾经奉元始天尊勑令,于七日之中,一时收断天下妖魔,但是因在修行期间未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这成了祖师心中一直的遗憾。因此,祖师特说此《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以阐明道教徒对孝道的观点与立场,教导众生,以孝入道和以道尽孝,并且祖师所显现的法相是披发跣足,以示少年太子之相,表当年少年离家,修真悟道的象征。而祖师“誓断天下妖魔”的仁慈正烈, “唯务修行”的大慈大悲,“救护群品”的救苦救难,无不体现着祖师的“大圣大慈”和“大仁大孝”!

玄天上帝是老君第八十二化身,少年太子入武当山中修道“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的情节,与十六岁雁门关救驾,尊老子为道祖的唐太宗颇多契合之处。他在《令皇太子断决机务》等诏书中提到:“朕粤自眇年,时逢首丧,怀生之类,尽涂原野。是用痛心疾首,攘袂救焚。以战场为俎豆,以干戈为章服。夕不遑息,宁济四方,饥不及餐,推移一紀……蠲百王之积弊,振千祀之颓纲……雪泾阳之周耻,报白登之汉雠”。大意是说我自从少年时,就遇到国家战乱,生灵涂炭,乃痛心疾首,挽起袖子,救苍生于水火之中。在战场上长大,在作战中生活,枕戈待旦,夜晚来不及休息,肚子饿了来不及吃饭,宁愿四方奔走,救济同胞的灾难,承蒙天地祖宗保佑,励精图治,戮力同心,消除了千百年来百王的积弊,振兴了国家民族千年以来颓废的纲纪。在《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中又指出:“老君垂范,义在清虚。大道之行,肇于邃古。朕之本系,出自柱下,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他把对自己的祖先老子的孝道与对先王对国家与民族的孝道合而为一,从此中亦可看出其心目中所饱含的对国家与民族的忠诚,对苍生和同胞的救度与“誓断天下妖魔”的义无反顾。

我们讲玄天上帝的经典,则不得不提到洪武帝和永乐帝。《明史·本纪·太祖第一》“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孤无所依”。此处交代洪武帝当年十七岁时遭遇饥荒战乱,父母兄长皆在灾难中死去的悲惨遭遇。及其“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戡乱摧强……奋力廓清……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崛起布衣,奄奠海宇”之时,怎能不思念他那在饥荒灾难之中死难的父母兄长和乡中父老呢?未能为父母尽孝行人子的本分,这是他的遗憾!而他的皇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在《明史·列传·后妃》中记载:“父马公,母郑媪,早卒”,每“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我们可以看到马皇后当年也是幼时父母双亡,也有未能为父母尽孝的遗憾。

我们再看永乐帝,《明史·本纪第七》中记载:“文皇少长习兵……六师屡出,漠北尘清……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而他被迫发动的“靖难之役”,以及因“少长习兵”而远离父母等原因,令他对自己的父母怀有难言的情结。因此,他废除建文帝所有违背明太祖祖训方面的一切政策,完全恢复明太祖时期的一切制度规范,以示对父亲的忠孝;他发十万军役民夫敕建南京大报恩寺供奉其父皇母后;发三十万军役民夫敕建大岳武当报恩教主圣地,并于北京故宫钦安殿设像供奉报恩教主玄天上帝,将报恩教主真武神由北极四圣真君升格为大明护国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徒因孝而入道或因孝而奉道,以道尽孝甚至以孝道治天下的特别情结和孝道所承载的重要的责任感!

   《中庸》曰:“夫孝,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这里很明显的包含着传承的特征。《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体现的是 “大德曰生”的慈悲精神与“生生之谓易”的进取精神,为子孙与民族,为人类的未来与发展,为天道的运行,正义的伸张而奋斗不止的担当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体现的是对过往的传承,对历史的总结,对立场的坚守,对文化的自信,对众生的责任和对祖先的孝道。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回顾历史,三代以降,国祚绵长之汉唐宋明四朝,除汉高祖,汉世祖,明太祖三位开国或复国帝王之外,其余诸位有作为之帝王,包括唐朝开国之唐高祖,几乎都以“孝”字命其尊号。这是超越个人之上的更大的责任和更大规模的孝道,以孝道治天下和以孝为立国之本。

      若彼蟠溪垂钓,吕尚扶周;圯桥授书,子房佐汉;三分排八阵之图,名成诸葛;一统定中原之鼎,策杖青田。这是道门祖师们治国救世济度苍生所体现出的更大的责任与担当。若班固所言之 “光祖宗之玄灵,振大汉之天声”;若张横渠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若长春祖师之“为教门用力而大起尘劳”;若祖天师之“一振无为而流传不绝”;若简寂先生之“佐时理化,助国扶命”;若冠军侯之“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若贞白先生之“我有数行泪,并洒秋风前”;若唐太宗之“除凶报千古,雪耻酬百王”;若广成先生之“扶宗立教,学海千寻”;若明太祖之“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不正是他们对他那日渐衰朽和日夕悲酸的国家与苍生的大忠大义,大慈大悲和救苦救难吗?不正是对历代先王,炎黄二帝,古圣先贤的大孝大仁与忠贞不二吗?不正是对那不可须臾离也而又一以贯之的道统文脉的捍卫与坚守吗?

稽首皈依道,道在杳冥中。

稽首皈依经,经文焕八方。

稽首皈依师,师恩莫能量。

文脉与道统的承载,离不开恩师的承前启后!没有恩师,何来祖师?没有恩师,先王之道如何传承?没有恩师,何来立身之本?道统文脉又将何存?因此,恩师可谓是道统文脉先王之道的传承载体!对道统的继承,文脉的坚守,首先体现在对恩师的孝道上,这也正是文明传承的生生不息的体现!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孝道可谓是一种时空的概念,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而又“一以贯之”的大道天河之中,我们的祖先,古圣先贤,历代先王和祖师们,正是那天河中闪耀的星辰, “为造化之枢机,作人身之主宰” ,《北斗经》诚可谓升级版的《孝经》,闪耀着天人合一,与道无疆,道贯三才而浑然一体的孝道光芒。也因此,善待自然,敬畏天地,不破坏自然,顺应自然,亦可谓是一种大慈大悲,大孝大仁,这既是对天地的孝道,也是对祖先的孝道,因为我们的祖先就在那天河之中,就在这山岳大地!

 

     惟天有汉,监亦有光;周虽旧邦,其命唯新。孝道所体现的传承与坚守,责任和使命,在人类历史发展与现实演进之中所展现的鲜活的顽强生命力,四大文明古国仅存其一的伟大奇迹, 上承千代之统而下通万世之变的承先启后与继往开来的千秋大义,正在那浩瀚的天河中,神光普照。《中庸》曰:“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孝经》言:“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道可谓是最大范围和最大限度能够被人类所能共同接受的价值观,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三丰祖师曰:“一日无孔孟之学,则天下无好人;一日无老庄之学,则英雄无退步” 。陈撄宁会长更直言:“吾国一日无黄帝之教,则民族无中心;一日无老子之教,则国家无远虑。”而《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则在早期提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价值理念。因此,孝道可谓既具备民族性又具备普世的价值特征。

       因此,以孝道为中心点和契合点,锻造新时代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有利于统一思想和促进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向心力,以及提高中国文化及其思想价值观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以孝道文化为中心点的中国文化卫星区域,将对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萧天石曾提出“以道立教,以道垂统,以道化人,以道建立其道世界”的构想,陈撄宁会长在《中华道教会宣言》中也指出:“道教基于民族,苟民族肯埋头建设,眼前即是天堂。”

       酬天地盖载恩,蒙日月照临身形。皇王水土万万春,报父母养育深恩。四重大恩实难报,登宝殿讽演仙经”。愿我们以孝道为出发点和中心点,以孝入道,以道尽孝,救父母之衰老和众生之艰辛,谋家国之长生与大道之复兴,以切实践行太上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教化:“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以遂行玄天上帝在本经之中的宏愿:愿我父母邦国乃至众生,世世生生,不致衰朽。

腰悬龙泉剑,背负寒玉琴。阅世几秋雨,随身一纸衾。

苍髯怒更直,碧眼笑仍深。今过青城去,人间何处寻。

---赠侯先生(宋·白玉蟾)

 

(作者为中国道教学院2018级本科班学员)